close

題外

    人可以粗略分為兩種,一種没有自信,另外一種是有自信(就如柯P常講:一種是有插管,另一種是没有插管的),當然這兩類人是可以再細分,譬如有自信的人在程度上會有自信滿滿,有點自信等等的區分(但插管的就不能分成全插或半插囉)。自信滿滿的人,有時候會變成呼六(唬爛)的人,他們常常會把話說滿了,但真正操作的時候,卻又胡亂瞎搞。在此呼籲,没有自信的人絕對不要進實驗室!

 

玻璃,心易碎

    話說,進微生物實驗室,第一要先摸清洗試管的奧義(此處再強調一次);第二步學會配培養基(以下簡稱:配藥)。第三接種菌株;第四…

 

    配藥的工作,說難不難,只要照著配方走,好比煮菜一般,醬油一茶匙,鹽一小匙,糖一大匙……最後再試鹹淡口味,是否符合味覺的極佳感受。雖然這樣比喻,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 (譬如:炒菜的"火候"很重要,配方雖對,但火候不對,就 GG 了)。按照培養基配方,把全部材料加入到水中溶解,最後一個步驟是調整pH (酸鹼)值(如同試鹹淡口味),只是這步驟必須得用酸鹼檢測計(pH meter ) 來探知,並用酸液或鹼液調整pH,直到符合配方的要求。

 

    pH meter的探針是玻璃製成的,剛進實驗室時,學長就交待要好好對待它,因為不小心,它就會跟你拜別(當時價格NT$ 1,600,唉…〝玻璃讓心碎〞)。為了要避免不必要的困擾,每次使用它時,便會戰戰競競,但意外難免發生。在末學還是菜鳥時的幾個月內,大概壓破兩支,變成老鳥後,竟也失手又弄壞一支。根據私人統計,pH meter損壞率是一定的(與夾娃娃機的概念一樣),由此可見,pH meter損壞常會被認真配藥的研究生給碰到(讚嘆一下自己)。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圖左那根有黃色接頭玻璃管,就是pH meter的探針。

(懶得P圖,說真的貼上這張照片,會讓人覺得這間實驗室管理欠妥!)

 

為菌嚐藥

某一日,進實驗室,甲學弟告知pH meter探針頭又掛了,無法配藥,已訂了新貨,但要幾天才到,只見他收拾包袱,飄然而去。此時,見實驗臺前有一位乙學弟正在配製藥品,只覺他自信滿滿令人震懾(當年不知,現才懂得 "人到一種境界,會散發出某些能量",今人難以招架),只見他興起緩緩拾起藥匙,舀了一瓢培養液,送入口中,發出嘖....嘖的聲音,接著喊了一聲 "delicious",放下藥匙,配製完成。當下,年輕的末學頗為驚嚇,世上竟有如此性情中人!

 

 做過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,在試驗過程中,若有一個步驟出差錯,可能整個試驗都得重來,生命科學的試驗也一樣,非常注重再現性!培養基pH值關係到細菌的存活與增殖,所以配製培養基的SOP是師兄弟間必須傳遞和遵守的規則,這才能保證養得出細菌來。為何這專業學子,會做出這樣的事來?這疑問在末學心中縈繞許久,隨著經驗的累積終究還是解開了!

 

 為什麼?其實,實驗室所指定的培養基成分(藥品)都是固定的,劑量也固定,品牌也固定,那麼溶入水中後,其pH值大概不會變動太大,最多就差個0.1左右了,要調整至正確值,用的酸鹼液量也就固定了,所以這個專業且自信滿滿的學弟,當年的確悟到這個原則,因此在滴入數滴鹼液後,大膽以口試藥,也表明〝人既可食,菌亦可食〞的深奧道理。至今,末學仍佩服不已。有詩讚曰:

 

黔婁嘗糞憂親

學子試藥養菌

然混成兩難比

子牽掛只為伊

 

後記:

有人會問:pH值差0.1會不會影響細菌的生長?

末學不負責任並大膽地告訴諸位,百分百會影響,但這個差別您肉眼一定看不出來,用儀器測量也在95%的信赖區間內 (這樣到底有没有影響?)。因為,除了pH值外,實際操作過程中,還有許多因素參雜其中,造成每次培養出現一些差異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redar 的頭像
    Aredar

    微物の國度

    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