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緣起

 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您哪位?(Who are you?)

 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題外

    人可以粗略分為兩種,一種没有自信,另外一種是有自信(就如柯P常講:一種是有插管,另一種是没有插管的),當然這兩類人是可以再細分,譬如有自信的人在程度上會有自信滿滿,有點自信等等的區分(但插管的就不能分成全插或半插囉)。自信滿滿的人,有時候會變成呼六(唬爛)的人,他們常常會把話說滿了,但真正操作的時候,卻又胡亂瞎搞。在此呼籲,没有自信的人絕對不要進實驗室!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微生物實驗室除試管外,清理培養皿、血清瓶和一些的大大小小玻璃,這是令人厭煩和喪心的工作!有詩為證:
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生可以重來?

就讀生命科學被 PTT 評價為 CP 值最低的投資之一。 這個事實,應該没人會反駁!海洋細菌也是生命科學的領域,但是它跟 ""有啥關係呢?又為何會懷疑人生?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溫度很重要!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寫在之前....

台灣海洋細菌的分類研究,相較於歐、美、日等先進國家是發展較晚的。公元1989年二月,末學恩師台大海洋研究所謝文陽教授自日本返國任教,才算是正式開啟台灣的相關研究。草創時期總是較艱辛的,不外是經費和分析工具的不足,這也是新穎菌種發表功虧一簣的主要原因。公元1998年,由末學與教授正式在期刊發表了台灣第一株代表新屬、新種的海洋細菌 Alterococcus agarolyticus,才算正式搭上了細菌分類的列車。公元2000年後,海洋細菌的研究跨入百家爭鳴的階段,也引發許多新國家的興趣,亞洲的中國與南韓有多組團隊投入這個領域,當然也成為我們的競爭的對手 (Why?此容我暫略)。這十多年來打了一場美好的戰役,實驗室發表了九個新屬的菌種,但隨著教授今年榮退,這數字相信再也不會增加了,這亦是末學想提筆記錄的原因之一。

 Alterococcus agarolyticus  從那來的?

一九八O年代起,深海熱泉的菌種相繼被發現,這個主題儼然成為當時細菌界的顯學。台灣有没有能力做?没!没!没!....没工具、没經費、没經驗....那....有没有替代方案?  啊....台灣有個綠島海濱鹹水溫泉(世界唯三),剛好略沾上邊(當時龜山島地熱噴孔還没人理它!這個以後再來談!)。我們家老大(謝教授)洞察此情,就帶著鋼盔衝了,也就順理成了末學的研究重心了....

文章標籤

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