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破題

  1. 心好,好心的定義。
  2. 心好足夠? 能保證不會犯錯?無常不會找上門?
  3. 個人背景(業力)都不一樣,因此,僅有心好未必能夠化解未來將發生的事!

 (舉例:一個人的業力猶如海上的冰山一樣,看得到的僅占十分之一!)

 

課文 (1)常人果屬善良原子,一聞此道,定必踴躍求修,盡力提倡,蓋以善人君子,無時不以世道人心為懷。

引申:

  1. 《禮記.中庸》:「回之為人也,擇乎中庸。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」
  2. 道德經聞道章》: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」 

 

 

課文 (2)當今之時,世道澆漓,人心奸險,惡氣沖天,召來種種惡劫,憂道君子,朝夕設法,救濟不暇,今則天道出而普渡,有不欣然樂為者乎?

引申:

  1. 降道降劫的由來:三期末劫,白陽應運,上天降道以救劫。
  2. 「大道普傳、明師降世、人身已得」因緣具足,再加上自己的「根基、祖德、佛緣」,才有機會得渡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課文 (3)且入道最大的目的,是在超生了死,返本還原,不再受閻君之患,輪迴之苦。

引申:

  1. 經云:點破玄關竅,閻王不來叫;地府抽了名,天榜掛上號。
  2. 返本還原:請參閱禪宗十牛圖第九圖-返本還源。

 

課文 (4)若徒言心好,亦不過為一濁世之善人,轉世受福報耳,況福祿亦有盡期,到了盡時,又不知如何結局。

引申:

  1. 善人心好,累積諸多福德,這樣夠嗎?
  2. 俗云:福盡災來,祿盡人亡!{舉例:某人作惡多端,但家道依然興旺,居然没事!?--> 如是等罪,司命隨其輕重,奪其紀算。算盡則死;死有餘責,乃殃及子孫。[太上感應篇惡報章  第七]}
  3. 面對六道輪迴,難保下一世仍為人身。
  4. 《六祖壇經》〈懺悔品〉「無相頌」:

      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。
      布施供養福無邊,心中三惡元來造。
      擬將修福欲滅罪,後世得福罪還在;.........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課文 (5)較之入道者,受師指點,永脫輪回之苦,安享無窮清福,則不可同日而語也。

引申:

  1. 欲求了死,先求了生,欲求了生,必先超生。若遇明師,直指大道,地府抽丁,天榜掛號,則脫閻君,不落無常矣。
  2. 經云:一指能超三界外,一點能脫十閻羅。
  3. 求道命終後,可倚靠彌勒佛願力接引至彌勒淨土,不會再墮六道輪迴。(舉例:道親歸空後現出祥瑞之相。)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 

課文 (6)吾人但細玩味孔聖之惡鄉愿,說是:『德之賊』一語,再悟一悟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”一語,即可知心好原與入道的不同了。

引申:

  1. 《論語·陽貨》:「子曰:鄉愿,德之賊也」
  2. 《孟子.盡心下》:「孟子曰:非之無舉也,刺之無刺也;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;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潔;眾皆悅之,自以為是,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,故曰德之賊也。」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結語:

  1. 「心好」:「宗教」所提倡的道德教化,並不能達「本」。此世雖為善人,但經輪迴,來世為善或為惡,猶未可知?若為惡,則將永遠沉淪。  佛曰: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。吾等豈可不慎哉! (舉例:「七佛以來,猶為蟻子」與「八萬劫後,未脫鴿身」之典故。)
  2. 「道」:「本」,解脫生死輪迴,回歸本源。 

 

附註:本帖文僅供講題參考,若有侵權,請告知,編者隨即撤文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re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